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09:34:04
奥克西塔尼是法国光伏装机容量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为2.5 GW,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 GW,到2050年达到15 GW
同时,顺宇洁能科技有限公司为电站全部资产投保了财产一切险,机损险等巨额保单,雪灾中受损的支架及组件均在投保范围,可以得到全额赔付,目前保险公司已启动相关赔付流程。12月26日,露笑科技发布公告称,由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遭受极端天气暴雪影响,公司旗下通辽聚能光伏有限责任公司、通辽市阳光动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电站均出现大棚不同程度坍塌,目前公司正与财产保险部门抓紧核实财产损失与理赔工作。
重建部分将采用最新型的光伏电站设备,损耗更小,运营效率更高,将有助于提升光伏电站未来几年的收益。具体损失金额尚在评估中,预计将对公司本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盈利上,光伏电站收益新增绿电交易和碳交易(CCER)等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方面是综合能源服务和光伏与电动汽车融合发展。他指出,未来分布式光伏将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市场空间。在光伏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方面,从2014年起至今8年时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打破纪录42次。
他表示,尽管国内市场发展不及预期,但海外市场实现了高速增长,进而拉动光伏制造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谈及未来光伏产业发展时,王勃华指出,光伏产业作为能源革命中关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各国打造供应链内循环体系的焦点,光伏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有所加剧将会影响国际格局的变革。最终的结果,是整个行业的都必须面对增长不达预期的局面。
如果有一天,出口产能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降低,那么势必会造成这些光伏产品回流国内市场,造成国内各类配件、组件产品的过剩。这将是所有投资者都不愿看到的情况。但如前文所述,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整个行业仍然囿于博弈之中,几大问题都无法顺畅实现突破。可以预见,经过激烈洗牌之后,光伏行业又将重回巨头时代。
2021年上半年,几乎每周都有不同层面的利好政策出现。这一数据较此前下调了10 GW。
在极端情况下,部分欧美国家即便没有成本优势,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也必须设置一部分产能,用以置换从中国进口而来光伏组件。但另外一方面,国家层面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为这些大佬的产业进行补贴;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光伏电站电厂,必须以更高的价格去采购组件产品;国有的电网机构必须以更高的难度消纳电力,不断抬高整个电网体系的运营成本。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组件环节将成为硅片降价的主要受益者,光伏组件龙头晶澳科技(SZ:002459)、天合光能(SH:688599)、东方日升(SZ:300118)等也因此迎来一波儿强势的上涨,目前主流组件厂的市盈率已经在50倍以上。但是到了一年之后,2021年的12月15日,在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由于指标下发滞后、产品价格上涨等原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1年装机预测下调至45-55GW。
这种全民所有制买单、私有化的产业链条暴富的模式,是否真的是碳中和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是否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这将是横在整条产业链头上另一个难以回避的尖锐问题。在2021年的行业发展中,玻璃一度成为限制环节,后期硅料又成为最难以攻破的产能瓶颈。出于发展考虑,这种现状是可以接受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指出,2022年装机在国内巨大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可能增至75GW以上,年同比增速在50%以上,并有望超出预期。
在一片看好的期待与狂热的呐喊中,2021年的光伏装机不达预期。今年光伏行业不平衡的格局中,最为景气的环节是硅料和硅片,最为受伤的则是电池片和组件。
不过目前市场对于终端组件价格究竟将博弈到何种地步,仍然存在分歧。熟悉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史的投资者对这种规律比较熟悉,我国的光伏行业也是在这种不断的技术迭代、剧烈竞争和价格战中成长起来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产业链整体降价的趋势下,明年的光伏装机量将会整体向好。细究其原因,硅料的扩产速度慢,跟不上光伏装机量不断扩张的需求,而硅片的外供一直由隆基和中环把控,掌握着定价权,使得光伏行业呈现水桶腰的格局。但问题是,当全球范围内都开始追求低碳绿色能源,光伏很有可能将成为各国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考虑。在其降价背后,是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玩家们之间的激烈博弈。这条纠结的产业链,在可以预见的较长时间里仍将纠结下去。当前的局面暗含了一种光伏行业的周期性规律,即市场火热扩张产能产能过剩价格战重新洗牌。
12月2日,同为硅片龙头的中环股份(SZ:002129)跟进降价;时隔半月后的12月16日,隆基股份硅片价格再次全线下降,降幅超5%。但隆基和中环的带头降价打破了这一格局;明年随着硅料产能的释放,硅料价格会回归到正常水平。
最终导致当行业繁荣时,大量外行前来夺食,例如本轮扩张期已经有大量上市公司冲了进来,包括做逆变器的上能电气、做硅片的上机数控等等。这被认为是光伏行业新一轮爆发式成长的起点。
硅料涨价、硅片涨价、组件涨价,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博弈,大佬们集中起来向监管层喊话,光伏产业以这样一种乱糟糟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碳中和元年,各个环节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每个企业都试图在碳中和的热潮中分得更大的一杯羹。企业之间几乎完全靠规模优势、生产过程的经验累积来进行成本的比拼。
硅料价格亦出现松动,12月15日的数据显示,当周国内单晶复投料和致密料价格分别周环比下跌4.2%和4.23%。11月30日,光伏巨头隆基股份 (SH:601012)下调单晶硅片官方报价,降幅达7.16%-9.75%,打响了光伏降价的第一枪。光伏ETF表现(2021年月至今)2020年12月,国家高层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狼真来了如此幅度的产业链的全面降价,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光伏价格战和洗牌即将打响。
但也有观点认为,在组件下跌趋势中,下游电站买涨不买跌,或许要等到等到组件价格跌透,跌到1.4元左右的水平,终端需求才会大量反弹。资本市场追捧的焦点也因此转向了下游的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
这些海外业务占用中国的产能,在中国形成污染排放,最终以成品的形式建设欧洲和美国光伏市场。多数投资者都会把光伏当作一片希望的田野,但却往往忽视走向这片田野的难度;多数投资者都会把硅片、电池的转化效率作为关键的考量因素,但却往往忽视技术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多数投资者都会看到政策的坚定信念,但却往往忽视国家层面也不会完全不计代价进行无底线的投入。
组件厂商和下游电站之间将存在一场激烈的博弈。高盈利环节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未来几年将释放大量新产能,再度导致供过于求。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内已经陆续推出了100多项产业扶持政策。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也会重新改写。本轮硅片降价,正如巨潮在《中环股份,红利期有点短》一文中所指,为了狙击上机、京运通等新玩家入场的速度,隆基和中环率先挑起了价格战。如此幅度的产业链的全面降价,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光伏价格战和洗牌即将打响。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等二线玩家,已建及拟建的硅片产能就超过187GW,预计投资总规模至少超过460亿元。由于行业壁垒不算高,每当行业存在较大利润空间和机遇时,就会有新玩家涌入,老玩家也大幅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以及,巨量海外业务的存在,让整个行业始终处于产能过剩的边缘状态。光伏组件由电池片、钢化玻璃、EVA薄膜、铝合金边框、接线盒、逆变器等大量部件组成。
投资者们开始用全国发电总量去乘以某一个百分比,得到的数字去衡量现阶段市场上光伏企业的利润,然后进而得到一个夸张的市值、夸张的市盈率。有观点认为,近来组件价格已经降到1.9元、1.8元的位置,可以支持6-8%的下游电站端投资收益率,每瓦1.85元左右的价格已经可以刺激大量前期暂停的需求启动。
发表评论
留言: